武穴市田家鎮郭沖社區
初秋時節,走進武穴市田家鎮郭沖社區,只見公路兩邊鮮花盛開,柏油公路直通垸場,垸垸清秀干凈,居民的別墅各有風格。
郭沖社區位于武穴市田家鎮東陲,面積4.6平方公里,轄有新農村、郭沖里、樟樹下等6個垸場,571戶2399人,曾是債務累累、貧困落后的社區。
2014年12月,上級黨委對郭沖社區“兩委”班子進行重組,郭建新走馬上任。他帶領社區“兩委”一班人,堅持黨建引領,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,圍繞強村富民目標,健全制度,提升能力,真抓實干,開拓創新,推動發展。
短短幾年,社區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,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,一舉甩掉了貧窮落后的“帽子”。
壯大村集體經濟,為群眾謀幸福更有底氣
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,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。
2017年9月,郭沖社區開始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,摸清家底、整合資源。
2018年,社區以“政府引導、村民參與、專業合作社管理、風險共擔、利益共享”的經營模式,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,實現“村民變股民、資金變股金、資源變資產”的重大改變。
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股東大戶、董事會、監事會成員共同努力,充分利用資源創業增收。合作社根據市場行情和實際情況,與轄區礦山企業協商,重新簽訂合同,請求超過原開采面積的部分增加上交補償金,由原來的每年109萬元增加到300萬元。對接4家建材、礦業公司的皮帶廊道建設,增加合作社收入60萬元。村集體土地以每畝700元流轉給專業公司經營,每年增收10萬余元。
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以來,社區集體經濟連年遞增,2020年實現年收入378萬元。
產權制度改革為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。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拿出50余萬元,按每人200元進行分紅,分紅總額達47.98萬元,村集體股份收入2.52萬元。
集體經濟的壯大,讓社區實現了“手中無米、說話沒人聽、辦事沒人跟”到“有錢辦事、挺起腰桿、一呼百應”的轉變,社區治理中的政治領導力、群眾服務力和社會號召力不斷增強,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改變社區面貌,打造最美村居
過去的郭沖社區,雨天一身泥,晴天一身灰,蚊蠅滿天飛,垃圾隨處丟。郭建新帶領村“兩委”決心改變社區面貌,打造最美村居。
按照“保留鄉土氣息、保存鄉村風貌、保護鄉村生態系統、治理鄉村環境污染,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,讓鄉村人居環境綠起來、美起來”的理念,社區多方籌措資金,實施村民共建、村企共建,共同美化綠色家園。
2015年以來,社區先后籌資400萬元,對郭沖里垸、樟樹下垸、新農村垸的垸場進行路面硬化、綠化、亮化改造;針對群眾反映的出行難問題,籌資近100萬元,修建、升級新農村與樟樹下連接路、江長一級公路與武韓路連接路燈等道路,改建樟樹下的“木橋”;投入200萬元,興建占地1萬平方米的“幸福郭沖”綠色廣場;投入100余萬元興建新農村“美麗鄉村”廣場;在郭沖里垸、新農村垸、樟樹下垸、上壟垸新建文化活動中心。
黨員柯女寶帶頭出資1萬元,完成家門前20平方米道路硬化,用行動說服村民參與社區道路硬化改造,鼓勵大家鋪設下水管道。
友愛餐館老板娘鄭愛榮說:“我家店門口的路以前一下雨就泥濘不堪,讓想來吃飯的顧客望而卻步,現在好了,社區找人來硬化路面,超過15平方米的部分我自己掏,出6000元就把這么大一塊地面硬化好了,聽說后面還會做花壇種花,今后這里定會越來越美觀,生意也會越來越好!”
社區著力為轄區企業發展打造“寬松軟”的環境,企業有需求全力幫助,有矛盾積極調解。幾家企業在社區修建了合興路、華新路、潤楊路3條道路,既便利了自身運輸,也方便了村民出行。村民知道企業為社區做實事,更加支持企業發展。
社區還大力推進廁所革命,倡導垃圾分類,殺滅蚊蠅,綠化亮化街路,在每個路口安裝攝像頭,完善水、電、路燈基礎設施,努力建設美麗新郭沖。
2018年,社區被武穴市評為“最潔凈村莊”。
弘揚文明鄉風,為村民幸?!凹哟a”
文明鄉風是建設美麗鄉村的核心。
社區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,弘揚文明鄉風,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實行黨員中心戶“一戶十聯”,提供公益性崗位,確保已脫貧困難戶不返貧、不致貧。創新黨建工作機制,建成“4-3-N”的基層治理隊伍,選舉成立小區自治管理委員會、婦女議事會、鄉賢議事會、紅白理事會等,并組織志愿者服務隊伍、應急管理隊伍等,讓黨員中心戶積極引導居民參與社會治理。
弘揚正能量,傳遞文明風。社區居民共定《居民公約》,采用“居民積分管理辦法”規范居民行為,積極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傳承中華傳統美德,爭做文明新風的積極倡導者、主動傳播者和自覺實踐者,爭做“講家風守家訓”的好公民。
近年來,老黨員、老干部、老書記、老軍人組成的鄉賢理事會,積極調解居民矛盾糾紛,社區實現了無上訪、無糾紛;紅白理事會大力提倡紅事新辦、白事簡辦,并納入積分管理。白事推行殯葬改革,目前全部實行了火化殯葬,提倡厚養薄葬。
社區居民實行積分管理,每月一評比、每月一公示、年底結總賬,并對違法亂紀、不支持配合村里工作的、不尊老愛幼的實行一票否決。每年表彰清潔標兵、致富能手,讓先進“露臉”,讓后進“臉紅”,營造人人爭當先進的氛圍。
社區創新基層治理,促進了文明鄉風盛行。村民積極捐錢支持社區修建公共設施,尊老愛幼蔚然成風。村里每年為60歲以上老人發300元福利,端午節、重陽節、春節每人發100元過節福利。村民們說:“我們為社區感到自豪?!保S岡日報 記者 胡輝 徐寬 通訊員 李志華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    技術支持:荊楚網
投稿郵箱:hbwmwxxbs@vip.163.com    鄂ICP備18025215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