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日9時,測溫、驗碼,戴上袁格兵遞過來的安全帽,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隨他走進工區,開始巡查。
袁格兵現在是中鐵一局四公司鄭控11標項目部安全監督員,主要負責消防、安全生產、施工質量的巡查監督。
“從小我爸就告訴我,干活和做人一樣,要踏實、認真?!彼f。
袁格兵在做安全巡檢記錄。 (通訊員 王俊 攝)
“人哪,要知道感恩”
山腳下,滔滔漢水流過。家門口,曬著黃澄澄的苞谷棒子。
這里是十堰市房縣姚坪鄉金牛村,袁格兵的父親袁治田和10多戶人家一起,住在這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。袁治田腿腳不便,村里安排他住一樓,面積100平方米。
袁格兵1990年出生,排行老幺,上面還有個姐姐和哥哥?!斑@娃子皮得很,從小膽子大?!痹翁镎f,他們家以前住在山腳,門口就是堵河,隔三差五有鄰居來告狀:你娃子又下河玩水啦!袁治田就去把袁格兵拎回家,喝罵一番??梢换仡^,袁格兵又跑河里去了。
12歲時,袁格兵的水性已經很不錯。有一次,4個小伙伴一起下水,另外3個差點溺水,袁格兵一人把他們仨救上岸。
回到家里,袁治田拍拍兒子頭,“好小子,干得不錯!”后來,村里再有人掉水里,大家都來喊袁格兵,他總是沖在最前頭。
袁治田的右腿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縮,前些年,老伴的眼睛也出了問題,日子過得緊巴巴。就這樣,一家人從沒找過村里麻煩。
今年,易地搬遷安置點修路,要占些田地和林地,村里開動員會。袁治田第一個表態,“修路是好事,占點地不算啥?!彼麕ь^簽字,被占的3分林地分文未要。
如今,老兩口有低保、殘疾人補貼和養老金,種了3分菜地、一畝多苞谷,大兒子剛說了媳婦兒,“住著新房子、過著好日子,還要求啥?人哪,要知道感恩?!?/p>
9月1日,袁格兵重溫班前安全質量宣誓詞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柳 攝)
“這世界上,總是好人更多”
家里窮困,袁格兵14歲就外出打工。在北京、河北,一干就是10多年。
他很節儉。今年3月從北京來鄭州時,除了衣服,還帶著用了三四年的飯碗,“能用,買新的劃不來?!?/p>
他遇到過“黑心老板”。年輕時,在一家工廠,老板一天只給一個饅頭、一碗面湯。一天晚上,他和另一個工人逃出院子,碰上一個出租車司機,免費把他們拉到一個飯店門口。司機說:“明早你們就跟老板說餓了,可以先在這兒干?!?/p>
“這世界上,總是好人更多?!痹癖f。
他喜歡畫畫,特別是畫魚,因為他覺得自己就像一條魚,有時候,在城市里快游不動了,但總有一種力量讓他堅持下來。
去年,因為疫情,袁格兵外出求職一度四處碰壁,身上只剩100多塊錢。在鄭州,中鐵一局項目部接納了他,到現在他都沒有忘記?!拔矣X得很溫暖?!彼f,同事對自己很信任,一兩千元的電動車,不認識的同事也肯借給自己急用。
這么些年,袁格兵掙錢不多,每次手里攢下一些,就寄回家里。他說,家里人可能并不在乎錢的多少,但是,自己寄錢回去,就說明在外面“混得不差”,家里人可以放心一些。
每年春節,兩兄弟回到房縣老家,搶著干家務活。他說,自己的老父親不會講大道理,只是叮囑:多做好事,莫做壞事,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好心。
“我就是一個平凡的人”
袁格兵巡查到一個滅火器箱前,打開箱蓋,拿出滅火器,仔細檢查軟管有無破損,壓力表是否正常。
“安全帽戴好、帶子系好,口罩戴好!”繼續往前走,4名工人在檢修抓斗,袁格兵發現他們著裝不規范,立刻上前指出,看著他們改正才離開。
“這個徒弟好著呢!”馮建遠是項目部安質部副部長,7月30日主動收下袁格兵這個徒弟。
馮建遠說,袁格兵上進心很強,目前正在角色轉換過程中,還需要學習、提升,但是,才一個月,已經基本可以獨自完成巡查。
“放一盆清水,能清澈地看到他的心?!瘪T建遠說,袁格兵心地善良。天熱時,他會買西瓜請大家吃,給錢不要;疫情期間,飲用水進不了工地,他主動去買水給大家喝。
“非常感激師父帶我!”袁格兵插話道,那些都是小事,不值一提。
項目部里有大學生表達對袁格兵的敬意,說他是英雄。袁格兵總是笑著回應:“我就是一個平凡的人?!保ê比請笕接浾?戴文輝 許應鋒 林晶 通訊員 朱江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    技術支持:荊楚網
投稿郵箱:hbwmwxxbs@vip.163.com    鄂ICP備18025215號